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择日是一门古老的学问,人们相信通过选择吉日进行重要活动,可以获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助力,从而提高成功的概率。即使在现代社会,择日依然受到重视,尤其是在婚嫁、搬家、开业等重要事项上。本文将以2024年5月18日为例,从多个维度分析该日的吉凶宜忌,为读者提供专业精准的择日参考,助您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一、公历农历信息:
公历(阳历): 2024年5月18日 (星期六)
农历(阴历):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一 (甲辰年己巳月丁亥日)
二、干支五行:
年柱: 甲辰 (木土)
月柱: 己巳 (土火)
日柱: 丁亥 (火水)
五行分析: 日柱丁亥,丁火坐亥水之上,属于自坐正官。从整体来看,年柱木土、月柱土火、日柱火水,五行之间存在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克水的关系。水火相克,五行流通受阻,需谨慎处理。
三、神煞吉凶:
吉神: 天恩, 天德合, 月德合, 阳德, 天医, 生气, 驿马, 益后, 司命
凶煞: 月厌, 地火, 重日
神煞解读:
吉神方面:
天恩、月德合、天德合: 象征着上天的恩赐和庇佑,有利于得到贵人相助,化解不利因素。
阳德: 指阳刚之德,利于积极进取,展现个人魅力。
天医、生气: 代表健康和活力,适合养生、疗养、求医问药等活动。
驿马: 驿马星动,利于出行、旅游、商务洽谈等需要走动的活动。
益后: 象征着后代繁荣昌盛,利于婚嫁、生育等活动。
司命: 掌管人寿命的吉神,象征着平安顺利。
凶煞方面:
月厌: 象征着受到月亮的厌恶,容易遇到阻碍和不顺利,应避免重要决策。
地火: 指地气不稳,容易发生火灾、地震等意外,应注意安全。
重日: 重日是指与某些日期(如本月的初一、十五)重复的日子,容易重复发生好事或坏事,因此要谨慎行事。
四、十二建星:
5月18日为“除”日。
十二建星解读: 除日有“除旧布新”之意,适合进行清理、打扫、沐浴、解除合约等活动,可以将过去的污秽和不顺清除掉,迎接新的开始。但不宜进行开业、嫁娶等喜庆活动。
五、黄历宜忌:
宜: 祭祀, 沐浴, 捕捉, 除服, 成服, 破屋, 坏垣
忌: 嫁娶, 开市, 安葬, 出行, 上梁, 入宅, 作灶
黄历解读:
宜: 祭祀可以祈求神灵保佑,沐浴可以清洁身心,捕捉适合进行狩猎或捕鱼活动,除服成服是丧葬礼仪,破屋坏垣适合进行拆除和修缮工作。
忌: 嫁娶不宜,因为“除”日有除旧之意,与喜庆的婚嫁场合不符;开市不宜,容易遇到阻碍;安葬不宜,会影响后代运势;出行不宜,容易遇到意外;上梁和作灶属于建造工程,也不适合在“除”日进行。
六、冲煞:
冲生肖猪(辛亥)煞东。
冲煞解读: 该日冲犯生肖猪,且煞在东方,因此属猪的人当天应尽量避免向东方出行、办事,以免发生不顺利的事情。
七、彭祖百忌:
丁不剃头头必生疮,亥不嫁娶不利新郎。
彭祖百忌解读: 丁日不宜剃头,容易引起头部疾病;亥日不宜嫁娶,对新郎不利。
八、各时辰吉凶分析:
| 时辰 | 时间范围 | 吉凶 | 宜忌 |
| | | | |
| 子时 | 23:0000:59 | 凶 | 诸事不宜,尤其是婚嫁、开市、安葬等大事。 |
| 丑时 | 01:0002:59 | 凶 | 同子时,谨慎行事。 |
| 寅时 | 03:0004:59 | 吉 | 适合祈福、求嗣、订婚、嫁娶,但仍需结合个人八字具体分析。 |
| 卯时 | 05:0006:59 | 吉 | 适合开市、交易、安床、入宅,但仍需结合个人八字具体分析。 |
| 辰时 | 07:0008:59 | 凶 | 不宜进行重要活动,容易遇到阻碍和波折。 |
| 巳时 | 09:0010:59 | 凶 | 同辰时,谨慎行事。 |
| 午时 | 11:0012:59 | 吉 | 适合出行、会友、求财,但仍需结合个人八字具体分析。 |
| 未时 | 13:0014:59 | 吉 | 适合签约、交易、纳财,但仍需结合个人八字具体分析。 |
| 申时 | 15:0016:59 | 凶 | 不宜进行重要活动,容易出现差错。 |
| 酉时 | 17:0018:59 | 凶 | 同申时,谨慎行事。 |
| 戌时 | 19:0020:59 | 吉 | 适合修造、动土、安床,但仍需结合个人八字具体分析。 |
| 亥时 | 21:0022:59 | 吉 | 适合安葬、祭祀、祈福,但仍需结合个人八字具体分析。 |
九、与建议:
综合以上分析,2024年5月18日吉凶参半。虽然有诸多吉神加持,但也有月厌、地火等凶煞干扰。 “除”日不宜进行婚嫁、开市等喜庆活动,适合进行清理、解除等事务。
具体建议:
属猪的人: 当天尽量避免向东方出行、办事。
重要事项: 如果必须在当天进行重要活动,建议选择吉时,并结合个人八字进行更精准的择日。
日常生活: 可以进行清理、打扫等活动,以除旧迎新。注意安全,防火防盗。
免责声明:
本文仅供参考,择日是一门复杂的学问,具体情况还需结合个人八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。请勿盲目迷信,理性对待。